关于对乱检查(查车)乱收费(罚款)乱装卸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8:06:47   浏览:825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对乱检查(查车)乱收费(罚款)乱装卸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规定

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政府


菏泽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对乱检查(查车)乱收费(罚款)乱装卸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菏政发〔2003〕2号





  《关于对乱检查(查车)乱收费(罚款)乱装卸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落实。

  二○○三年一月十日

关于对乱检查(查车)乱收费(罚款)乱装卸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大我市治理乱检查(查车)、乱收费(罚款)、乱装卸的工作力度,充分动员和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乱检查(查车)、乱收费(罚款)、乱装卸是指有关公路交通的“三乱”行为;对企业、事业和个体经营者等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违反有关规定强装、强卸、违规索取装卸费行为。第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乱检查(查车)、乱收费(罚款)、乱装卸行为,可直接向市和各县(区)纠风办举报。
  举报者可署名、匿名、化名,但需自编密码,市、县(区)纠风办将予以认真登记。举报可采取书面、电话或直接到市县(区)纠风办举报,可提供发票或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证据。
  第四条 实行有奖举报制度。举报人所举报的情况,一经查实,并给予违纪人员党、政纪处分的,将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对证据确凿、违规违纪事实清楚,对违纪违规行为认定起决定作用,构成严重违纪违规,违纪违规人员受到处理,社会影响大的给予举报人重奖。
  第五条 奖励的标准。对反映的情况经查实后,依据有关规定对违纪、违法者进行处理。并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奖励举报人人民币100元、200元、400元、600元、800元、1000元。重大案件的举报,对直接提供确凿证据的举报人,可给予2000—5000元的奖励。
  第六条 对有突出贡献的举报人员,除给予物质奖励外,是党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视情况分别给予记功、内部通报、公开登报等形式表彰。对需要采取通报或登报形式表彰的,要征得本人的同意。
  第七条 给予举报有功人员的物质奖励,由市县(区)纠风办提出奖励意见,经政府批准后,凭市县(区)纠风办通知单,由市县(区)财政局予以兑现。所有的奖励在案件查处终结的2个月内兑现到个人。对数人举报同一案件的,只奖首先举报者。
  第八条 奖金由市县(区)财政负担,单列帐户,市纠风办受理的由市奖励,县(区)纠风办受理的由县(区)奖励。
  第九条 对举报人员实行保密、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举报人打击报复,如发现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案件,市县(区)纠风办将从快从严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如对举报人造成人身伤害的,将交司法机关依法严惩。
  第十条 对举报案件涉及违规、违纪的举报人,可根据其立功表现,按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于行政处分。
  第十一条 受理举报的机关工作人员,不属于本奖励办法的范围。第十二条 实行治理“三乱”责任追究制度,除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外,同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具体处理办法另行制订。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市纠风办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市县区纠风办公开举报电话
  
  菏泽市:5310110
  牡丹区:5535110
  曹 县:3211771
  定陶县:2252110
  成武县:8622272
  单 县:4661725
  巨野县:8220707
  郓城县:6999117
  鄄城县:2408572
  东明县:721192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国家教育委员会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1988年8月20日,国家教委


第一章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条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

第二章 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第二条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第三条 班主任的职责是:
(一)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
(二)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协助学校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四)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特长。
(五)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
(六)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
(七)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
(八)联系本班学生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第三章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条 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要从学生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进行工作和教育活动。讲求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第五条 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寓教育于活动和管理之中。要表扬先进,树立榜样,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要简单地批评压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
第六条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帮助,热情关怀。要努力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工作中发扬民主作风。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学生人格。注意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在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七条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衣着整洁,仪表端庄。在思想、道德、文明行为等方面努力成为学生的表率。

第四章 班主任的条件和任免
第八条 班主任的条件: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思想端正、工作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有一定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第九条 对于不履行班主任职责、玩忽职守或其他原因,不适宜做班主任工作的,应撤销或免去其班主任职务。
第十条 班主任由校长任免。

第五章 班主任的待遇和奖励
第十一条 班主任任职期间一律享受班主任津贴(包括民办教师)。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拨发的班主任津贴基础上,适当增加津贴。
第十二条 建立班主任表彰制度。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思想正确,班主任工作成绩显著的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国家教委对成绩突出,贡献卓著的优秀班主任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班主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第十三条 校长和教导主任应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指导工作。
第十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有计划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交流工作经验,不断补充进行思想教育所需要的新知识,努力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对于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达一定年限的教师,应给予休整、总结、提高的机会。
第十五条 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作为考核晋级、评定职务、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1988年9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国县级直接选举工作总结报告的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国县级直接选举工作总结报告的决议

(1981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同意全国县级直接选举工作办公室主任、民政部部长程子华所作的关于全国县级直接选举工作的总结报告。会议决定:从一九七九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到一九八一年年底结束的全国县级直接选举产生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全国统一从1981年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