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2:26:06   浏览:915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泰政办发[2005]28号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省以上驻泰各单位:



现将《泰安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五年六月一日







泰安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推进政府系统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更好地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务信息工作考核评比范围:各县(市、区)、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省属以上驻泰单位。



第三条 基本要求:
(一)各县(市、区)、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省以上驻泰单位主要负责人要重视政务信息工作,明确一位领导分管政务信息工作,办公室(秘书科)明确一位主任(科长)具体负责政务信息工作,并配有专人从事政务信息工作。
(二)各县(市、区)上报市政府的信息每天不少于2条,市直各部门、直属机构、省以上驻泰单位每天不少于1条,对于市委、市政府决定的重大事项、召开的重要会议,各单位必须报送反馈性信息,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对发生的突发性事件、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限时报送制度,一般不超过24小时。报送信息要坚持“快、准、细、实、敏”的原则,不断提高信息质量和档次。



第四条 政务信息工作考核采用记分制,具体标准是:
(一)市级采用记分:所报信息被市政府《泰安政务信息》(大范围)采用,每条计1分;被《每日快报》采用,每条计3分,被《信息专报》采用,每条计1分,被《特刊》采用(主要是指调研类信息),每条计6分。
(二)省级采用记分:上报省政府办公厅的信息,每条计1分,被《山东政务信息》(大范围)采用,每条加计2分,被省《每日要情》采用,每条加计5分,被省《特刊》采用,每条加计11分;
(三)国办采用记分:通过省政府办公厅报送国办的信息每条加计5分,国办采用每条加计11分;市直接报国办的信息,每条计1分;
(四)领导批示计分:凡采用的信息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的,每条加计3分;被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的,每条加计5分;被国务院领导批示的,每条加计10分。



第五条 政务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办法:
(一)市政府办公室每月通报一次政务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年终根据各县(市区)及市直各部门单位信息报送、采用情况和累计积分情况,评选出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信息员,并给予通报表彰。
(二)开展信息评选活动。按照信息的质量和效果,市政府办公室在全年采用的各单位的信息中,评选出好信息若干条,并给予适当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六条 本办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执行。原考核评比办法同时废止。



本办法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事规则》的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等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事规则》的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7年4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九条修改为:“主任会议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全体会议决定。
调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由主任会议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其他代表中提名,提请全体会议通过。调查委员会可以聘请关专家参加调查工作。
调查委员会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调查报告,常务委员会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可以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由有关机关执行。”
二、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负责人签署,由主任会议印发会议或者印发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三、第二十九条修改为:“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半数以上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仍有意见时,可以要求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义事规则

(1988年9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7年4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修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依法行使职权,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常务委员会工作实际,
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常务委员会审议议案、决定问题,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实事求是,严格依法办事。

第二章 会 议
第三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
常务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召集并主持。主任可以委托副主任主持会议。
第四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必须有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缺席;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出席的,必须请假。
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草案,由主任会议在会议举行二十日前拟订,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提请全体会议决定。
第六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一般应当在会议举行十五日前,将开会日期、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第七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自治区主席或者副主席,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或者副院长,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者副检察长,列席会议。
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盟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列席会议。
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或者副秘书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第八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自治区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列席会议。
根据会议安排,盟辖旗、县(市)、自治旗、不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列席会议。
根据会议议程,可以邀请在自治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
第九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召开全体会议,并召开分组会议和联组会议。
召开联组会议由主任会议根据需要决定。
第十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分组会议或者联组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工作报告的时候,应当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或者派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会议上提出的重大问题,经主任会议决定,由办公厅交有关部门办理,有关部门应及时报告办理结果。

第三章 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第十一条 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主任会议可以交常务委员会的工儿委员会、办公厅代主任会议拟订议案草案和说明。
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的工作委员会研究并提出报告,再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交有关的工作委员会研究并提出报告,再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主任会议决定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议案,可以交常务委
员会有关的工作委员会、办公厅向提案人说明。
第十二条 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三十日前,送交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第十三条 对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提议案的机关、常务委员会有关的工作委员会、办公厅应当提供有关的资料。
第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任免案时,提请任免的机关应当介绍被任命人员德、能、勤、绩的基本情况;必要的时候,有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
第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关于议案的说明。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议案说明后,由分组会议审议,也可以由联组会议审议;必要的时候由全体会议审议。
提议案机关的负责人和提案人可以在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或者联组会议上,对议案作补充说明。
第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议案和修改地方性法规议案,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说明并初步审议后,由有关工作委员会修改,提出修改稿和修改说明,经主任会议决定,提请下一次或者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由有关工作委员会审查,提出审查报告,经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批准。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报请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委员会审查,提出审查报告,经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批准。
第十七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任会议提出,常务委员会会议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有关的工作委员会调查研究,向下一次或者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报告。
第十八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在交付表决前,提议案的机关或者提案人要求撤回的,经主任会议同意,对该议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十九条 主任会议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全体会议决定。
调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由主任会议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其他代表中提名,提请全体会议通过。调查委员会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加调查工作。
调查委员会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提出调查报告,常务委员会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可以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由有关机关执行。

第四章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第二十条 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属各委、厅、局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工作。
必要的时候,常务委员会可以指定专题,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作专题报告。
第二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工作报告后,由分组会议审议,也可以由联组会议审议。
第二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对常务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报告执行情况。
第二十三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向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十日前,送交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第二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交有关部门办理,有关部门应及时报告办理情况。

第五章 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
第二十五条 在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所属各委、厅、局和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第二十六条 质询案以书面方式提出,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第二十七条 质询案由主任会议决定,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答复的时间,不得迟于下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
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负责人签署,由主任会议印发会议或者印发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第二十八条 对涉及重大问题的质询案,经主任会议决定,交有关的工作委员会调查研究提出报告,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二十九条 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半数以上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仍有意见时,可以要求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
第三十条 质询案在受质询机关作出答复以前,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要求撤回的,经主任会议同意,对该质询案的答复即行终止。

第六章 发言和表决
第三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要围绕议题发言。在全体会议上,用汉语言发言的,不超过十五分钟,用蒙古语言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发言的不超过二十分钟。在联组会议上,第一次用汉语言发言的不超过二十分钟,用蒙古语言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发
言的不超过二十五分钟;第二次对同一问题的发言一般不超过十分钟。经会议主持人许可的,可以适当延长发言时间。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在全体会议和联组会议上,用蒙古语言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发言的,要为他们翻译。
第三十二条 表决议案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三十三条 交付表决的议案,有修正案的,先表决修正案。
第三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表决议案,采用无记名方式、举手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三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表决任免案,采用无记名方式逐人表决,根据情况也可以合并表决。
第三十六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4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律师参与第二审和死刑复核诉讼活动的几个问题的电话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律师参与第二审和死刑复核诉讼活动的几个问题的电话答复
1992年1月27日,最高法院研究室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0)粤法刑一文字第35号《关于律师参与第二审和复核诉讼活动遇到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对于你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同意你院的意见,即第二审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内提前审结案件,但在宣判之前判决或者裁定尚未发生法律效力期间,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师为他辩护。律师接受被告人的委托后,可以阅卷。
二、对于你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同意你院的意见,即第二审人民法院收案后,经审理在法定期限内提前结案,并已宣判,判决或者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被告人委托的律师由于种种原因(如路途远)未能在宣判前阅卷的,人民法院对律师提出的阅卷要求,不予准许。当然,法院应当在结案前通知律师到庭阅卷,律师也可以根据他不能在宣判前阅卷的情况,向法院申请延期宣判,法院应当在不影响法定结案的时间内予以考虑。
三、对你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我们认为,死刑复核程序是一种不同于第一审和第二审的特殊程序。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可否参加诉讼活动的问题,法律没有规定,因此不能按照第一审、第二审程序中关于律师参加诉讼的有关规定办理。

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律师参与第二审和复核诉讼活动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 〔1990〕粤法刑一文字第35号
最高人民法院:
我们在审理第二审案件过程中,遇到以下三个问题,特请示如下:
一、第一审判决后,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但并未提出委托律师为其辩护。第二审人民法院收案后经审理已在法定期限内提前结案。在宣判前,被告人或其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又决定请律师担任其辩护人。律师受被告人委托后,到第二审法院查阅该案的材料。第二审人民法院是否应予以准许?有的案件准许了,并告诉他要抓紧看材料和写出辩护词送来,以便配合严打斗争,从快处理,而律师却很有意见,说时间不够或不尊重他,有的律师甚至迟迟不将辩护词送来。我们认为,在当前“从重从快”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过程中,第二审人民法院虽在法定期限内提前审结案件,但在宣判之前判决或裁定还未发生法律效力。在这期间,被告人除了自己行使辩护权外,还可以委托律师为其辩护。律师接受被告人的委托后,有权阅卷。故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让律师查阅所承办的案件材料,了解案情。这是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与“从重从快”方针并不矛盾,但律师应当抓紧阅卷和尽快提交辩护词给法院,以利于配合“严打”。
二、第一审判决后,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并在案件未作出裁判前委托律师为其辩护。第二审人民法院收案后,经审理在法定期限内提前结案,并对被告人作了宣判,判决或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但被告人所委托的律师由于种种原因(如路途远)未能在宣判之前来阅卷,在判决或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后仍提出要阅卷。第二审人民法院是否应予以准许?我们认为,律师要求阅卷时,判决或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表明第二审诉讼活动已经结束。故告诉他第二审诉讼活动已结束,不能准许其要求。
三、同一案件中有几个被告人,其中有一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包括死缓),其他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徒刑。第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在法定上诉期限内均未提出上诉。第一审法院依照死刑复核程序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在死刑复核期间,几名被告人均请律师担任其辩护人。律师接受其委托后,分别来法院要求阅卷,法院是否予以准许?我们认为,对于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委托律师为其辩护的,律师要求阅卷予以准许。因为在死刑复核期间,对于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来说,该判决仍未发生法律效力,他有权委托律师为其辩护。但对于被判处徒刑的被告人来说,由于在法定上诉期限内未提出上诉,对其所作出的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因此,不能准许其委托律师在该案处于死刑复核期间担任其辩护人。因而也就不许其律师阅卷。
以上意见是否正确?请予以复示。
1990年12月15日